中文
English

新能源大时代,中外企业跨国“跑马圈地”

vidar-nordli-mathisen-596835-unsplash.jpg



国际能源署IEA研究指出,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推出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产业战略,“一个新工业时代的黎明”已经到来。本文为您解码后疫情时代,气候环境、能源复苏等对新兴商业机遇的影响以及制胜策略。

图片


01


全球能源危机大大加速了可再生能源的增长


新冠疫情大流行抗疫所促成的新做法和社会形式正在对能源需求和消费产生影响,也为能源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总体来看,一个关键问题是不同地区为疫情后分配和寻找与能源有关的新机会、为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节能开辟新的途径。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表明,新冠大流行的经历增加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以及对绿色复苏政策的支持,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决策者实施更大胆的气候政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效的脱碳行动,包括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绿色转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过渡的动力很强,例如,到2035年,英国整个经济领域的碳排放减少78%的目标已被写入法律。
2022年,俄乌冲突等导致全球供应链持续中断和通胀压力,并转化为全球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高企,碳氢化合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的生产国获得了创纪录的收入。然而,牛津商业研究表明,由于碳氢化合物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不均匀,供应链容易受到破坏,并带有与周期性和大宗商品价格相关的金融不确定性,而能源转型正在快速进行,持续的高油价可能作为重要的催化剂,使全球能源体系加速从对碳氢化合物依赖转向成本更低的清洁能源。

图片

图片来于网络



02


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随着二氧化碳对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电力行业贡献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令人振奋的是,全球电力行业正在通过采用新能源技术,逐步取代化石燃料发电,在减少碳排方面取得巨大进展。根据国际能源署(IEA) 12 月 7 日发布的数据表明,各国争相应对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将已经在快速扩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推向了一个非凡的新阶段。根据IEA预测,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取代煤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来源,而太阳能和风能构成了这一扩张的绝大部分。部分原因是由于新的大规模太阳能和陆上风电场现在是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最便宜的发电方式,到2050年,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将占发电量的近70%。
图片
数据来源: IEA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下,中国也在持续进行经济绿色转型,新能源产业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大众所熟知的风电、光伏、备受资本青睐的锂电池,以及如今备受瞩目的氢能源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空间广阔的新能源大时代。资本市场最近一年涨幅最大的新能源板块未来还会出现不少细分机会,例如,随着清洁技术的发展,金属和采矿业将为能源转型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将占据核心领域。
03


电气化发展正在推动对可持续动力电池的需求

2023116

数据来源:彭博SNE研究


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红利,全球运输的电气化发展正在推动对可持续动力电池的需求。首先以新能源车为例,它带动了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优化以及成本的下降,新能源电池领域成为投资并购的主要目标,呈现出一二级市场皆“涨势喜人”的现象。从国内企业来看,天齐锂业成为港股2022年最大规模的IPO,同时宁德时代、比亚迪、杉杉股份之类的巨头企业营利双收,市值坚挺。

磷酸铁锂电池以低成本长寿命等特性快速抢占市场,尤其以电动重卡,工程机械,储能领域最为瞩目。在过去30年中,锂电池价格下降了将近98%,投资商机从电池核心原材料、到电芯生产、相关配套充电桩、电池老化建模、安全和回收利用的整个价值链的细分领域。未来十年,随着全球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电动汽车,对这种化学物质需求将逐年扩大。

图片

图片来源:雪球


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及其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下游的需求体量在持续扩大,目前市场上锂电池供不应求的情况正在加剧。锂矿作为贵金属矿产储量有限,加上疫情、全球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已经出现材料短缺、价格飙升以及技术创新和替代的需求。而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有助于弥补资源开采供应的短缺,如今站在新能源的风口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投资者将目光注入其中。

电化学储能的市场政策为钠离子电池吹来了东风

“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使新能源储能进入刚性需求增长轨道,以推动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新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的理论成本更低,这直接引起了资本和创业者对钠离子电池产业的火热关注。相较于锂电池,钠离子电池还能有效解决高寒地区储能电站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中国风电发电项目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宁夏、新疆、东北以及云南等地情况来看,这些地区最低温度多在-20℃以下,相关储能系统搭载钠离子电池也许更加适配当地自然环境。

氢能源市场异军突起

同时,工业领域特别是钢铁、水泥等重工业,贡献了50% 以上的碳排放量,而氢冶金作为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革命性技术,可解决行业面临巨大的碳减排问题。氢能来源广泛、热值高、燃烧性能好且零排放,更重要的是可实现循环再生可持续发展。而且氢能产业链下游应用场景除了工业外,还包括交通、建筑、电力等多领域拥有丰富的落地场景,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已被列入《“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为此氢能源市场异军突起。尽管氢能面临着运输、储存经济性不高的问题,氢能的储存和载体技术正在逐渐成熟,在资本市场关注下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图片
  • 图片来源:甲醇研究所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西北地区正在大力发展光伏风电联合制氢。全世界其他的地区,尤其是光照和风电特别发达的地区,例如澳大利亚宣布将投资1500亿美金用于绿氢的制造;而沙特有全球最好的光伏资源,全球的光照时间最长,将有机会以成本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氢的制造基地。

氢能源在中国的应用案例

山东青岛港的自动化码头上,由自主研发、集成创新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是全球首创,不仅减轻了设备自重,提高了发电效率,并实现完全零排放。2021年自动化码头吞吐量同比增长50%以上。得益于新能源的支持,风光储氢一体的创新,该码头桥吊单机作业效率第8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图片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下一代能源技术,自1990年以来,生物质发电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填埋气发电及沼气发电等,例如,丹麦积极开发、大力推行的秸秆等生物质发电。
除此之外,绿氨正在成为近期全球关注的焦点。相较于氢,氨由于其在储存和运输方面的明显优势,作为零碳燃料和氢能的载体,正在从最传统的农业化肥领域向能源领域拓展。另外,美国能源部于20221213日宣布科学家在一项使用激光的核聚变实验中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这个重大突破使我们看到了利用核聚变反应来产生清洁能源的可能。
04



能源和ESG:引领不断发展的未来

如今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议题。于中国而言,在推进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投资和ESG逐渐成为了当前市场的两大关键词。从中国“十四五”规划要点来看,产业技术绿色转型已成为必然之路,同时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由此可见,在中国,新能源投资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图片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逐渐成为海内外资本市场评估企业投资价值及投资偏好的重要标准,企业家们正在ESG将融入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ESG聚焦碳排放,它的影响力已不仅仅在资本市场,而是扩展到更广泛的企业和相关组织。能源企业逐步将ESG融入到公司管理体系、战略制定、生产经营等整体商业运营中,将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发展并获得更多的投融资机会。

05


新能源时代外资在华营商环境与趋势

伴随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可再生能源+长时储能”为代表的大规模部署将颠覆整个传统能源的格局。这里面的挑战包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或许是高投入低回收的阶段,因为技术的更新换代,产业链的成熟,离不开国家政策、碳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完善

从市场投资的视角转回到政策层面,中国作为人口超级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对粮食和能源资源、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以及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等需求继续在高位攀升。中国在不断进行新能源结构的优化,如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发展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国内矿产资源项目建设,同时巩固拓展境外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推动完善稳定多元油气进口体系,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并积极参与能源国际标准制定。

图片

2019-2021年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净新增容量。图片:IEA

2022年,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支持绿色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出台了56项优惠政策,包括支持促进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低碳产业发展,对许多绿色转型项目直接“免税”。其中,对节能环保型电池免征消费税,节能环保涂料免缴消费税;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新能源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污水处理中水免征水资源税等。

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印发的《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重点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等领域。支持外资积极参与双碳战略,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支持创建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工厂建设和供应链打造等方面的绿色示范企业。并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参与绿色低碳领域相关标准制修订。

图片

成功的参与其中的外资企业包括全球知名的加拿大跨国公司博枫资产管理(Brookfield),在全球投资的风电、光伏、水电、储能等可再生能源已超过22GW,它在中国管理资产规模达130亿美元。博枫对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业务增长、商业地产与地产物流的投资机会拥有十足的信心,将中国作为投资规模第二大市场。如今他们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业务已经拓展至全国多个地区,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06


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的环境与趋势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海外尤其欧洲各国政府都陆续实施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销量需求的不断增长。欧洲电动车市场具有低关税、充电基础设施较完善及消费者环保理念高因而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相对更高等特点。自2021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井喷式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2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191万辆,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其中20%左右的出口来自于新能源车。从业务全球化到品牌全球化,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上汽、一汽红旗、比亚迪、蔚来等纷纷加速海外布局,除进军前景广大的欧洲市场,比亚迪和蔚来还大举进入东南亚等市场提供全体系服务。

图片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动力电池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加之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快速进步,成为品牌出海的底气。动力电池市场正在持续增长,欧美多国政府也出台了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动力电池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德国、法国、匈牙利、波兰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都是吸引中国电池企业赴外投资的“热土”。2022年9月以来,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项目正式启动,这是该公司在欧洲的第二座电池工厂。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中长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巨大,中国汽车出口尤其新能源汽车出口仍将是2023年的一大亮点,同时,近期欧洲多家车企也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

07


企业与投资者如何抓住风口制定制胜策略


新能源国际合作对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方面的成功案例包括联合法国道达尔能源联合实施的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巴西 GNA燃气项目;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几内亚凯乐塔(凯雷塔)水电站项目;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老挝230千伏北部电网等等项目对促进合作国的能源转型及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保护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未来,新能源产业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供应链中断和金融动荡为加速的能源转型带来了短期的挑战,但也能够塑造未来能源结构和为清洁技术产业提供巨大的机遇。IEA分析指出,“一个新工业时代的黎明”已经到来,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推出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产业战略,到2030年,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制造这一市场每年的价值将高达6500亿美元,较今天的水平增加三倍以上。而麦肯锡认为,所有证据表明,长时储能市场对投资者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大型新兴产业,所需要的投资规模在2040年前可达到1~3万亿美元,并能获得很有竞争力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俄乌冲突不仅带来短期的能源价格上涨,也可能带来更深层次、更长期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中美经贸摩擦将是两国长期的博弈,但也给国产替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等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地缘冲突带来了一系列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的限制措施,也使得安全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新的发展格局下,在中国,以确保粮食、能源以及重要产业链供应链为重点的国际合作领域机会就在眼前。

事实证明,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经济压力促使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品牌建立强大的供应链应对日益动荡和充满系统的不确定性商业环境,对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必将超越竞争对手,同时激励、影响和转化消费者。中国正在加大推动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例如为气候韧性基建新风口背后的产业基础设施提供充足而又便宜的资金支持。抓住新能源产业、消费产业、制造业和供应链等领域的投资及国际合作机会与风口,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我们帮助您剖析市场机遇,更好把握转型商机。我们的专家团队提供出海企业海外市场研究、业务战略制定、组织及管控模式设计、合作伙伴引荐、海外并购整合管理等领域完善的方法体系,特别是市场调研、商情分析,为出海企业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作为您的桥梁和顾问,在海外搭建关系网,助力您成功拓展跨境商业计划。请点击此处获得更多关于在中国绿色经济中的投资和发展机遇资讯

扫码添加微信公众号.png

分享